经济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资讯 > 经济资讯

每周商务动态

时间:2024-07-19 来源:

每周商务动态

2024年第26期

武汉市商务发展促进中心               2024年7月19日

    

【政策发布】

1.商务部等: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提出5方面11条政策措施:①推动外贸质升量稳,优化外贸综合金融服务。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丰富完善信贷、信保、保单融资、财险等服务;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为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跨境电商出口、绿色贸易等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加大服贸基金、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数据要素承保等支持;②促进外资稳量提质,加强外资金融服务保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积极对接外资企业,提供多样化专业性金融服务;提升开放平台效能,深化创新协作,协同推进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制度型开放;③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合作,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金融作用,拓宽“一带一路”融资渠道;优化境外金融网络,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贷、信保、再保险等服务;④便利跨境贸易和投资发展,优化支付结算环境。完善跨境人民币服务,更好满足企业需求;深入开展培训宣介,优化汇率避险产品,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成本;⑤做好跨境贸易、投资与金融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底线。积极防范和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跨境贸易、技术进出口、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风险管控。(商务微新闻)    

【商务视野】

1.武汉市“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研究

2024年3月,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经贸载体创新提能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然而,当前武汉“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须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①武汉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的优势:一是外贸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至2022年,武汉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26倍,2022年,武汉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10个城市之一;二是产业基础实力雄厚。武汉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交通物流网络发达。2023年3月,京东华中跨境前置中心仓项目正式开仓运营,该项目辐射中部区域,预计年货物贸易额超5亿元;2024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花湖机场对外开放,武汉的“空中出海口”实现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双枢纽”的常态化运行。    

②武汉“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跨境电商体量规模偏小。2022年,武汉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仅12.57亿美元。杭州作为跨境电商的领军城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从2014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03.33亿元;二是产业带企业数字化程度偏低。2023年11月,第十届中国(南京)产业数字化大会在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暂无武汉企业上榜。三是跨境电商产业带高端人才短缺。根据《一线城市数字科技人才迁徙洞察报告》显示,虽然武汉近四年数字科技人才分布比例逐渐上升,但仍远低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022年在全国排名第九,比重仅为2.98%,不到上海的1/5。

③其他地区“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的经验:一是广东运用优质特色产业带吸引跨境电商聚集。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分布在各地市和县域的优质特色产业带,是广东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产业带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优势,集中了中国优质的供应链,持续向全球市场输送商品;二是浙江打造“一站两仓”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浙江提出深入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积极培育海外仓、数字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宁波为例,宁波海关在全国首创了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新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可以在前置仓内完成一站式通关流程,货物通关时间能缩短至1天,物流周转效率提升了50%以上。    

④路径建议:一是引进培育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和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政策力度,吸引头部平台在武汉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同时还要注重对于本土跨境电商企业的培育,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完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还应加强跨境电商保障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建立公共海外仓,成立公共海外仓服务联盟,并强化铁路、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及货代、运输企业的政企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和提升品牌价值。聚焦武汉市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等“965”现代产业体系,启动全市“一区一产业”跨境电商产业出海行动。政府还应鼓励产业带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对于产业带商家,应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对于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的战略价值,加强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创新能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建立健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高校要面向市场需求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与行业、跨境企业骨干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跨境电商企业与地方高校、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创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政府要倾力打造产教联合体,完善“政行企校”合作联动机制。此外,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完善由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晓政)    

2.魔都饮食消费国际化的“一扇窗” 上海首次发布烘焙店分布指数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共有各类烘焙店4711家。有媒体报道,上海称得上中国烘焙门店最多的城市。上海烘培店遍地开花带来的影响如下:①城市更国际化。我们知道,多少年来,大饼、油条、糍饭糕、豆浆一直是上海人传统早点中的“四大金刚”,这些年,又增添了不少包子、馒头的供应。如今,无论从讲究碳水的含量,还是烹饪方式,这一习俗正被以牛奶、面包、蔬菜、鲜果、咖啡等为特点的西式早餐所替代,它不仅是众多星级酒店的标配,也走进了千家万户;②消费更年轻化。据有关行业研究机构统计:75%的烘焙店消费者年龄在20-35岁之间。也就是说,烘焙店里琳琅满目的品种,大多是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如果说“四大金刚”客户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的话,烘焙店的消费主体就是年轻人和孩子们了。当然,也不乏心态年轻、接受新事物快、收入也不错的中老年消费群体;③饮食更品牌化。不像传统的“四大金刚”以及包子、馒头产品,虽有个别“百年老店”,但大多数是单个的、社区范围的“口碑店”,极少有连锁的品牌店,这种手工作坊式为主的“中式点心”,讲究现做现卖的口味,不宜规模化生产,更难有品牌连锁。而烘焙店则不然,它有一套规范的工业化制作流程以及标准,有利于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化。而且,上海又是中外烘焙品牌连锁店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类品牌“扎堆”,琳琅满目,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空间;④产品更加多样化。传统的中式烘焙产品变化不大,如“四大金刚”几十年如一日,包括市面上的包子、馒头店,花样品种变来变去主要就是“馅子”有所不同,更鲜有什么“网红店”。几十年才出一个葱油饼“网红店”,没多久还歇业了。而烘焙店的产品,可以说不同品牌、不同企业、不同风格的门店,都各有特色,味道、样式、品种不计其数。而且,各个门店都会不断推出新产品,“网红店”更是接二连三,让人眼花缭乱。一批产品更新慢的烘焙店,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无情淘汰。    

近日,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与上海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向社会发布区烘焙店数量分布指数。对烘焙店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做排名,在国内尚属首次,其目的:①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数据化的决策依据,使之更加关注这种看似平常、但又直接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直接体现区域国际化、年轻化和便捷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者体验的城市“细胞”,看看它们是否活跃、是否健全和丰富多彩;②从横向比较的维度,帮助各区、镇、街道找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善本区域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和优化发展环境;③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张全市烘焙店品牌、数量和分布的“全景图”,用作购物、购房以及休闲时参考;四是为国内外投资机构、企业在选择落地区域时,提供一种新的比较思路。(上海转型发布)    

 

3.未来消费市场的9大趋势和4大应对策略

近日,麦肯锡的网站上刊登了关于未来消费市场的报告,专家们在认为,当今全球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企业不能再依赖于过时的消费者洞察力来评判当今的消费者。

未来消费者有:①新兴市场的年轻人。到2030年,新兴市场75% 的消费者年龄将在15岁至34岁之间,这些消费者可能对经济持乐观态度,并愿意消费;②退休了,准备好花钱的人群。尽管退休可能伴随着经济压力,但各收入水平的老年消费者都愿意在可选商品上花钱。在旅游等体验类消费中,老年消费者的奢侈消费意愿甚至高于历来在旅游上花费巨大的千禧一代。因此,那些只针对年轻消费者进行市场营销的消费品企业正在错失良机;他们忽视富有老年消费者将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③被挤压但仍然挥霍无度的中产阶层。生活成本的增加将继续给中等收入消费者带来压力,虽然传统观念会认为这些消费者会因此而缩减在非必需品上的开支,但数据却揭示了相反的情况:欧洲和美国的中等收入消费者表示,他们计划在非必需品上的开支将与高收入消费者相当。中产阶层的这种“挥霍消费”的意愿,体现在各类消费上,包括生活体验和娱乐方面的消费,如旅行和外出就餐,以及日常中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在经济困难时期,中等收入消费者通常会推迟购买。研究表明,他们推迟购买的倾向仅略高于富裕消费者,他们与高收入消费者一样,不太倾向降级消费。    

消费者想要:①品牌探索。消费者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因为商品供应链的中断而无法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大约一半的消费者会转换产品或品牌。事实证明,这种行为变化持续在消费市场上发酵,消费者继续已开放的心态探索替代品牌,品牌忠诚度在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人群中都在逐渐减弱;②可持续性: 从商品价值升级到价值观。近年来,调查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在购物时优先考虑可持续性发展;③全球健康浪潮。全球健康市场价值超过1.8万亿美元,每年增长5%至10%。推动这一领域增长的不仅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还有 X一代和婴儿潮一代。在中国婴儿潮一代中,63% 的人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在健身上花更多的钱,特别是用于体重管理的产品和服务。④女性健康。对妇女健康的投资也在增加。先进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消费者都表示,他们对妇女健康产品和服务以及相邻的个人护理类别的支出更感兴趣。新兴市场48%的女性表明,她们愿意在美容、个人护理产品和健身方面增加消费,而这一意愿在发达市场女性的比例仅为27%。    

消费者购物点选择:①新的城市热点。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人们都在寻找新的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消费者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和改善福祉,新兴市场的特大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城市人口将继续增长;②社交商务开始起飞。在社交商务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内容创建平台直接浏览和购买。

赢得未来消费者的四个必要条件:①建立微定位能力。企业不应将消费者放入预先定义且往往过时的框架中,而应专注于微观定位,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偏好。这涉及采用“智能覆盖”方法,即消费者企业通过其消费者数据来瞄准可能表现出特定购物行为或偏好的消费者微细分群体。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增加创意产出和自动化营销拓展,来帮助消费者企业大规模地触及这些微细分群体。通过微观定位,公司可以吸引高潜力的消费群体;例如新兴市场的年轻人或富裕的老年人;并提供个性化的体验,从而建立品牌热爱和忠诚度,并推动未来的购买;②投资健康市场。 消费者在建康领域的兴趣和购买力的提升,为全球 1.8 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健康市场带来了巨大机遇。消费品行业的领导者有机会重新评估其产品开发路线图,并考虑是否有更多机会向优先消费者群体推出个性化健康产品。全球消费者都渴望获得以数据和科学为支撑的健康和保健解决方案。一流公司应评估利用这些产品及其他健康增长领域(如女性健康和健康老龄化)的机会;③ 推动社交数字体验。公司应采取措施在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平台上与消费者互动。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渠道和平台并创建有吸引力的内容,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的策略;④ 在消费者特别关注的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 在相关类别中提供高端产品有助于提高品牌忠诚度。消费品品牌应确定哪些类别适合这一策略,例如体验式旅游——即使在中等收入和老年消费群体中,奢侈消费也很常见。相反,有些类别更适合基于降级行为或频繁品牌探索的价值策略。将忠诚度和定价策略相结合,实施定价分层,以及在地方和渠道层面调整产品组合,是消费品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同时管理经济压力的方式。(老杨博士)    

4.公园式商业经验分享    

如今,户外citywalk热度走高,公园式商业升温。当前的商场们对“公园+”有了全新理解:要带给消费者一种真切的户外“逛公园”体验。

①上海徐汇万科广场。项目以“盒子”+悬挑“BOX”+ 商业街区形成village形态,向地块中心延展与生态绿轴交汇,将长约1公里,面积约7万㎡的绿轴,打造成“URBAN CARPET城市地毯”。

 

②上海C·PARK Haisu。项目是国内首个提出“URBAN RE-WILDING(都市再野化)”的绿色商业空间,以生态、艺术、社群、宠物为四大核心要素,强调自然野境、都市空间与人文商业的共生共存关系。    

 

③成都此地Cy PARK。项目与传统的公园式商业不同,围绕着骑行主题展开,接驳8.6公里的城市骑行道,打造了空中骑行环廊,专为骑行爱好者设置骑行友好型楼梯、自行车推车坡道、停车点、辅助道,以及宠物直梯,形成开放式商业空间。

 

④苏州乐园Wide Wild外野。项目致力于打造全国首座自然乐园式商业,位于素有苏州“城市绿肺”之称的高新区大阳山板块,紧邻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国家4A级景区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文旅资源丰富。(赢商云智库)    

 

【商务动态】

1.湖北省开展 “荆楚之夏”消费季活动

7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荆楚之夏”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我省文旅、商务、体育三部门共同启动2024年“荆楚之夏”消费季,为期两个月,通过文旅商体业态融合创新,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惠民措施。主要内容有:①明星演唱会。今年7—9月,全省共审批营业性演出519批次、2630场次,这些面向“80后”“90后”“00后”群体的文艺展演活动,正成为引领文旅消费的新风尚。我省支持各地举办音乐节、戏剧节、电影节、动漫展等大型青年文娱消费活动,“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是我省夏季文旅消费新亮点;②体育赛事活动。推出一百场省级体育赛事活动,其中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50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50场。赛事活动项目包括森林马拉松、龙舟、钓鱼、桨板等极具影响力的户外运动项目;轮滑、飞盘、街舞等新型时尚项目,还有篮球、足球、游泳、网球等奥运传统项目。这些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与旅游、商业结合,激发消费热情;③万份楚菜楚点免费品尝。嗨吃湖北、楚菜锦鲤”楚菜抽奖活动,将邀请全国消费者免费品尝万份楚菜楚点。武汉啤酒节以“嗨翻一夏 潮乐不止”为主题,开展3场盛夏嗨啤狂欢派对。荆门市举办“寻味荆门·工匠杯”新楚菜争霸赛。    

为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我省推出系列惠民惠企政策和举措,将安排6000万元继续实施“引客入鄂”奖励政策,其中,5000万元用于奖励旅行社接待省外团队游客,1000万元奖励演出经营单位引入优质营业性演出项目落地湖北,对购票入场人数超5000人、省外观众比例过半数的,给予奖励。(湖北日报)

【他山之石】

1.北京:印发《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

近日,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①健全外商投资准入管理。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和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配合修订鼓励外商投资目录,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本市重点发展领域投资;②推动电信领域外资企业申请资质。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积极推动外资企业申请资质;③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绿色通道,以医药企业为突破,加快推动医药健康外资企业数据合规出境,率先为外资医药企业申报数据出境开通绿色通道;④提升外商投资法治化保障水平。加强对《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需要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的,按规定做好文件制发工作,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⑤打造更高能级总部经济。完善总部企业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相关认定标准,鼓励外资企业在京设立并申请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健全支持外国投资者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协同工作机制,为投资性公司的设立提供便利;⑥持续打造“投资北京”品牌。用好服贸会、中关村论坛、京港洽谈会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平台,做好“投资北京大会”等品牌,精心筹备开展宣传推介、推动项目对接洽谈,着力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落地;⑦实施“全球服务伙伴计划”。聚焦首都发展重点领域,重点服务保障一批在相关领域具备国际领先地位、已经或有意在京发展的外资企业。落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及时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⑧发挥平台载体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鼓励外资企业开展保税业务,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天竺综合保税区老旧厂房改造,支持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加大招商推介,支持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发挥智慧监管模式创新优势,引进外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业务,推动“两区”重点园区(组团)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招商体系;⑨提升外资企业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出口管制、网络安全审查、文化产品进口内容审查、反垄断审查等各项管理措施。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共享机制;⑩完善信息报告和外资统计机制。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外商投资统计工作机制,加强关键信息、数据核查,切实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北京市商务局)    

2成都:发布《成都市商务局2024年度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措施》  

7月12日,《成都市商务局2024年度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措施》正式印发。《支持措施》共十条,主要针对符合支持条件和支持标准的批发、零售、餐饮以及外贸、服贸企业进行支持:①支持批发企业上台阶。对2024年销售额增速高于全市行业平均水平,且营收10亿元以上的批发企业,销售额较上年每增长2亿元奖励4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400万元;②支持零售企业多做贡献。对2024年全年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的零售企业,零售额较上年每增长5000万元奖励2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③支持餐饮企业扩大经营。对2024年全年餐饮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市餐饮营业收入平均增速的餐饮企业,年餐饮营业收入较上年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5万元,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④支持二手车消费市场发展。对二手车经销企业(含主营和兼营二手车经销业务的汽车销售企业),按其二手车零售额的0.5%给予奖励。可与第二条政策叠加享受,已享受省级二手车销售奖补部分不重复享受;⑤支持企业取得进口消费品代理权。对取得境外注册消费品品牌全国总代理权或一级代理权且有进口实绩的企业。按照企业取得进口消费品代理权综合指标进行考评,单个企业支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⑥支持企业用好口岸枢纽资源。对2024年通过成都双流国际空港、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展进出口业务且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按照企业用好口岸枢纽资源综合指标进行考评,对单个企业支持金额不超过500万元;⑦支持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对2024年通过成都市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对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含)以下且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给予100%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对跨境电商出口且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给予100%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对从事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并提供延付运费服务的企业给予90%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对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50%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单个企业上述四项支持金额合计不超过200万元;⑧支持外贸中小企业降低贸易融资成本。对通过金融机构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且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中小微企业,按实付利息总额分别给予50%、60%支持,单个企业两项支持金额合计不超过50万元;⑨支持外贸中小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对2024年有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中小微企业采用外汇衍生品进行汇率避险的,对其外汇衍生品履约金额,按50元/万美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支持金额不超过10万元;⑩支持服务进出口。对国家《鼓励进口服务目录》项下进口服务额达到50万美元的企业,以服务进口的付汇金额作为计算贴息的本金,按照2‰的利率给予贴息支持,每家企业支持金额不超过30万元。对以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软件出口方式开展服务出口,离岸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合计执行额达到500万美元且同比正增长的企业,以离岸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业务的收汇金额作为计算贴息的本金,按照2‰的利率给予贴息支持,每家企业支持金额不超过30万元。(成都商务)

附:信息来源(公众号及网站)

1、中国政府网             

2、商务部门户网站       

3、新华社                

4、人民日报              

5、中国网                 

6、国家统计局             

7、统计微讯              

8、武汉发布               

9、极目新闻               

10、零售商业财经         

11、第一财经

12、财联社

13、赢商网

14、上海转型发布

15、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16、智谷趋势

17、湖北日报

18、长江日报

19、荆楚网

20、国际商报

21、湖北省商务厅

22、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23、未来智库

24、商务微新闻

25、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6、浙江商务

27、江苏商务

28、成都商务

29、重庆商务委

30、广州商务

31、广东商务

32、上海商务

33、上海商业网

34、今日头条

35、深圳商务

36、新商业LAB

37、红餐网

38、和桥机构

39、上观新闻

40、加得商业

41、武汉国资

42、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