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通讯员 姚重 实习生 程雨怡
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为企业运行带来许多便捷与优惠,而不良的信用记录却会让企业处处受限。
今年以来,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开展信用提升行动,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合规经营,通过规范信用修复流程,分类施策、精准处置,柔性监管、预防失信,引导“容缺”“容错”修复,开辟信用修复“绿色通道”,支持各类企业在招商引资、招投标等方面免于失信惩戒。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为9万余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
开拓线上信用修复渠道
“我公司的专项纾困资金发放了。感谢你们帮我解了燃眉之急。”日前,武汉某服装公司法人代表邱女士致电武汉市黄陂区市场监管局说。
原来,该公司近期申请专项纾困资金时,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受阻。经查询,由于该公司地址变更却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市场监管人员开展“双随机”检查时,在原登记地址和经营场所找不到企业,也联系不上邱女士,便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缘由后,立即为邱女士开启快速通道,并派专人指导她通过线上提交修复申请和相关佐证材料,同时通知辖区监管所迅速实地核查,前后只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了信用修复流程,帮助企业顺利解决问题,拿到相关资格。
“因未按时填报年报或经营地址异常等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将对市场主体的信用造成极大影响。信用一旦有了‘污点’,公司贷款申请、招投标等都会受到影响。”黄陂区市场监管局信用风险监管科负责人介绍。该局积极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工作,推广线上修复渠道,通过湖北省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修复功能模块,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零见面”。
同时,大大缩减办理时间。对于已经完成年报补报申请移除经营异常名录的,提升至当日申请、当日办结;对因查无下落“列异”的,会在受理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走完流程。
截至6月30日,黄陂区市场监管局作为全市帮扶市场主体提升信用水平的区域试点单位,共为1.2万余户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全区市场主体“列异”率从27.6%降至18.66%。
建立信用惩戒缓冲机制
6月1日,黄陂区市场监管局滠口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对武汉某机械公司进行“双随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在登记地址经营,且联系不上公司负责人。工作人员审核发现,该公司已经填报年报,于是通过年报联络员找到公司负责人。经了解,该公司的确未在登记地址经营,因为还有账款没有收回,营业执照暂时不能注销。
工作人员仔细核实后认为,该公司情形符合信用帮扶政策中“未在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经营,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且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引导其采取变更住所或经营场所等方式纠正违法行为,经合理说明理由,可以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内容,对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时引导该公司办理地址变更。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开展信用帮扶。除增加线上信用修复渠道、优化线下信用修复流程外,还建立了信用惩戒缓冲机制,推行柔性监管举措。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为9万余户市场主体办理了信用修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合规经营。